人间四月天,书香正浓时。4月23日晚,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华中科技大学雷竞技ray官网与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马语者·领航”特别企划活动于图书馆B501报告厅顺利开展。活动特邀雷竞技ray官网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教授夏增民,青年教师杨炳祥、魏维作主题分享,活动现场共吸引了全校百余名学生参与,师生共同探讨毛泽东的读书之道与《毛选》的时代价值,探寻书脊上的中国答案。

教师领读启思 群智共聚明理
读书会伊始,夏增民教授从“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好书”以及“年轻人读《毛泽东选集》的意义”四方面进行了分享。他从毛泽东少年求学的经历讲起,分享了毛泽东独特的阅读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不下百遍”等,体现了其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张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为当代青年提供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相结合的成长范式。
杨炳祥在分享中强调,阅读之要义在于全面审视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写作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随后,他结合毛泽东的童年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特定篇章的文本特征,并着重指出,理解和灵活运用从阅读《毛泽东选集》中获得的洞见对于个人发展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魏维鼓励同学们依据个人兴趣广泛阅读,认为读书应当“有目的而无功利”,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真正的愉悦。他援引毛泽东广泛阅读的习惯,强调了阅读深度与广度并重对于个人思想塑造的重要性,敦促大家在追求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广泛阅读的价值,以促进全面人格的培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学子求知问道,师生同论启慧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学生从个人阅读体验、革命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的困惑以及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思考等多个角度展开提问。三位老师逐一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指出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深化理解毛泽东思想至关重要,呼吁同学们积极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多维价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途径,提升自身对历史、政治及社会的理解能力。
此外,在本次师生交流会开展前,我们设置了为期一周的阅读打卡活动,并根据阅读篇目精心设计了多道思考题。据统计,本次活动共58名同学积极参与打卡,共收集思考题回答225份,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同学们的思维世界吧!
1.在当代社会,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请结合《改造我们的学习》及具体事例,谈谈这种学习方法在当代社会的具体体现。
(雷竞技ray官网2024级博士生余成林)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解剖的不仅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学风痼疾,更击中了知识生产的永恒悖论:当理论与现实割裂,学术便沦为精致的空中楼阁。今天,“知”与“行”的断裂正在智能化时代加剧——论文数据库里堆积着无人问津的研究成果,政策文本中漂浮着脱离地气的专业术语,智库报告中复制着千篇一律的模型框架。真正的思想革新,始于打破“知识正确性”的幻觉。那些在乡村振兴中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学者,在社区治理中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百姓话语的基层干部,正演绎着新时代的“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笔下“有的放矢”的方法论,在算法推荐构筑的信息茧房时代愈发珍贵:知识不是用来装饰权威的冠冕,而是解剖现实的柳叶刀。当学术研究甘愿成为社会实践的脚手架,才是对“改造学习”最深刻的当代诠释。
(集成电路学院2024级本科生毛晨玮)“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讲书本上的,口头上的东西用到实际的事情上来,只有在实际的事情上成功了,才能说明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章里强调了,只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党的工作更进一步,才能让革命走向成功。在现代社会,这种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也会反复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让党永葆青春活力。在科学研究中,只有当实验复现理论,理论才能是正确的,才能被进一步发展。在学习中,只有将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解决更多相似的问题。
2.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请结合你的专业特点或未来职业规划,谈谈你将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内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航天航空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一菲)从小镇到大学,我见过基层干部为修一条路跑断腿,也见过乡亲们互相帮衬渡过难关。现在学航空航天,更觉得“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我老家以前是贫困村,驻村干部为帮助村民建设大棚种植,住村委办公室两年;村子里通了快递站,年轻人能在家做电商。这些“小事”堆起来,就是“服务人民”。就像我们航天人拧好每一颗螺丝,基层工作者也在用脚底板丈量民情。
技术惠普是现在很多学长学姐努力的方向。他们正在做的卫星遥感助农项目,用航天技术帮助农民监测农田墒情。真正的“高大上”技术,最后都要落到让普通人用得起、用得好。
从家乡的黄土路到发射场的钢铁塔架,“为人民服务”对我而言,是家乡屋顶的卫星锅,是返回舱着陆时牧民帮忙清场的身影,更是每个普通人做好本职的那份心气。就像我们航天人常说的:“火箭上天,根要扎在地里。”
(基础医学院2024级本科生黄鑫)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从小到大来说,我可以首先从学生工作做起,担任班级职务或者参加校园组织,在为同学们办实事中锻炼本领;报名参加校内外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马拉松志愿者或医院爱心导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展望未来,作为一名基础医学院的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会以成为一名技艺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坚守为民初心,为大众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
3.通过阅读《<共产党人>发刊词》,请你谈一谈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体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级硕士生李汶倩)作为研二学生,我深感党的建设在成长路上如灯塔般指引方向。在学术探索中,党的思想建设教会我以实事求是为准则,面对科研瓶颈时不浮躁、不空想,像脱贫攻坚精神那样攻坚克难,在实验数据中探寻真理,在学术诚信中坚守底线。组织建设赋予我集体归属感,参与党支部“科研攻坚小组”时,党员学长带头啃下“卡脖子”课题硬骨头,让我明白团结协作、先锋模范不是口号,而是实验室里主动承担难点任务、分享文献资料的实际行动。生活中,作风建设化作具体的价值选择:当社区招募银发老人数字技能志愿者时,我想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设计适老化教学手册;在校园垃圾分类督导中,以“钉钉子精神”坚持劝导,用小事践行初心。理论学习更让我在信息浪潮中保持清醒,通过“学习强国”跟进科技创新政策,将个人课题与“十四五”规划中的产业需求结合,让论文既写在期刊上,也写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实践中。
(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张欣悦)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像党的建设中强调思想建设一样,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好比党的思想建设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毛泽东在文中多次强调要学马列主义,同时要将马列主义应用在实际中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程,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思政课上,老师会讲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理念。大学生可以将个人的学业目标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像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样,树立为国家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目标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翻开《毛泽东选集》的书页,
字里行间奔涌着“到中流击水”的豪情,
惊雷般的文字激荡出“浪遏飞舟”的气魄。
当纸页上的理论化作掌心的温度,
当批注的笔迹连缀成青春的星轨,
这场阅读之旅,从扉页的星火开始,
终将在实践的旷野上燎原。
此刻合卷,但思想的长征永无终点,
“马语者·领航”活动期待与你的下次相见!
通讯员:吴洁 王静雯